专访“搬家公司”令人非常感动至极
80后搬运工:让人感动的坚持
为了采访这个特殊的部落,记者找了好几家搬家公司。最终,虽然没有能找到传闻中几百个搬运工一起群居的地方,但是,我们发现了搬运工部落的这个特殊群体——80后和90后。
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这是不能吃苦的一批人。不愿干脏活累活,是社会上不少人对他们的普遍印象。但在与这群年轻的搬家工人的接触中,我们却并没有看到人们担心的状况。面对这项辛苦的体力活,他们懂得如何寻找快乐——在团队合作中,他们甚至会用“石头剪刀布”的游戏,来决定谁搬重物,谁搬轻巧物件。他们的心态很乐观,知道如何在苦中作乐。
搬家工的绝活——轻松背起比人高的冰箱
30多岁的胡兆虎,跟老汪是一个地方的人,是一年前老汪介绍来的。这个在广东、云南奔波打工多年的汉子,对目前的这份工作挺满意的。“虽然是个力气活,但感觉很踏实。”他说。
在他眼中,这个在外人看来只需要用蛮力的活是有些门道的,琢磨起来其实蛮有趣。
“刚开始搬东西,150斤的冰箱在我背上不停地摇晃。”去年刚来的时候,他曾与现在的主管陈路明一起出过工。刚开始,看着身高不到1.7米的陈路明,轻松地背起2.4米高的冰箱,利索地一口气从六楼下到一楼,胡兆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。
“陈主管背过最重的柜子,起码有两百多斤,还跑着上楼下楼。”慢慢的,他就开始摸索出门道了。“比如背冰箱这类重物,关键就是要找重心和保持平衡。”胡兆虎说,刚刚把冰箱背离地面时,会有一个向前的惯性,这时就可以利用惯性寻找自己背部弯曲的最佳角度。只要找到平衡点了,双手只要轻轻地扣住冰箱的底座就可以了,根本不吃亏。
“有的楼梯间比较矮,搬柜子冰箱之类比较高的物件时,你就得倒着走,防止被横梁碰到!”在陈路明眼中,这样的窍门还有不少。比如,去客户家上楼的时候,他会目测楼层的高矮、楼梯栏杆的高低、楼梯间的宽窄,这样一来他心里就有数了,下楼时哪些东西要抬着走,哪些要背着走,他都心中有数。
在这个劳动附加值很低的行业中,他们仍然在学习。像陈路明一样,他们在学习如何做人,或者像小汪一样,学习开车等一些新的技能。而在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中,他们也能学习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,如何获得心理平衡。
年轻的他们,虽然拥有这样那样的梦想,但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出路前,他们懂得坚守,哪怕是在这个又苦又累的行当中。
因此,请给他们信心,他们迟早会成长起来,成为有担当的一代!
在武汉三镇,有这样一群人,每当城里人从旧家搬迁新居时,会想到他们,会用到他们的肩膀和力气;冬天顶风冒雪,夏天头顶烈日,他们就是每天爬上爬下、挥汗如雨的搬家工人。背负着重物、挥洒着汗水,他们在城市的高楼间,一步一个台阶地上楼下楼,他们手中的每一张钞票都浸满了汗水。他们的生活常态是怎样的?请随着记者一起探访城市里的“搬家部落”。
搬家工部落——居住在一起相互有照应
晚上8时,46岁的搬家工汪耀炯刚刚做完活,回到宿舍开始吃晚餐。当天是星期六,一天的活儿特别多,他的30多个工友也几乎都是傍晚才收工。这个时候,除了三三两两打牌聊天的和看电视的,大部分的工友都开始洗漱准备睡觉了。
“挣的汗水钱,赢来输去的没意思。”与许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方不一样,这里的娱乐活动仅限于此,即使是打牌,流行的也是不带彩的“拖拉机”。
这是位于武昌沙湖边的几栋二层小楼,其中的一栋楼房内,就是汪耀炯和工友们的宿舍。春节刚过,住在这里的还只有30多人,而最多的时候,这里有七八十人。他们都是蚂蚁搬家公司的工人,集中居住在这里,五六个人住一间房。这跟几年前的情况不一样。几年前,很多搬家工人都是分散居住,往往是以老乡为纽带聚居,如今,大多数的搬家公司都将工人集中起来居住,以方便管理,也逐渐形成了一个个以公司为单位的“部落”。这样的“部落”,在武汉三镇大大小小的有几十个。
汪耀炯是宜昌秭归县泄滩乡人,在这个搬家公司已经干了4年。最开始,只有他和儿子两个人在这里。搬家是个又苦又累的活,1989年出生的儿子,也曾几次打过退堂鼓,但在他的劝说下,儿子坚持下来了。在父子俩看来,每天的工作虽然累而且单调,但一年下来,还是能存上一万多元。
老汪所在的那个偏远的山区老家,老乡们觉得,每年能外出踏踏实实挣点辛苦钱也不错。因此,每年过年之后,都会有几个老乡跟着老汪一起,来武汉做搬家工人。如今,老汪带来的同村人,已经有十多个了。他们住一个宿舍,一起吃饭,一起出车,谁家有个事情,也都相互照应一下。
收获不仅是挣钱——他们乐观地向生活学习
如果说,陈路明他们的成就感,仅仅是来自于客户对自己劳动的认可,这可就错了。在陈路明眼中,做搬运工的收获远远超出了挣钱的范畴。“最基本的,是学做人。”陈路明说,搬家公司是服务行业,接触的人形形色色:有钱的老板、贫穷的市民、讲理的客户、找茬的混混,接触多了,不管哪一类型的客户,他应对起来都能游刃有余了。
曾经就有一个回头客户,由于是晚上搬家,女主人怕他们挨饿,硬是请他们消夜过后,才让他们搬。这让陈路明很感动,“起码我觉得,真诚去待人,总是有回报的”。
更多的时候,陈路明学到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。陈路明说,他们经常会遇到有钱的人家,房子动不动就是几百平方米,家具随便一买就是几十万。有一次,他们搬的一车红木家具,有上百年的历史了,价值200万元。
陈路明告诉记者,说不羡慕也是假的,但转念一想,自己条件就这样,能靠自己的能力挣钱,也就知足了。
当然,在陈路明的心中,要一辈子靠力气吃饭也是不可能的。在公司,与陈路明一样,这群80后、90后经过几年的努力,都开始了自己的打算——陈路明当了主管,老汪的儿子则学会了开车。
陈路明说,自己现在还年轻,还可以再多拼几年,多积累一点资本。自己没有别的特长,但是可以做点小生意。今年春节回家,已经当上了公司主管的他,也开始有了新的打算。在老家做生意的堂哥,准备进军小电器行业,商量着让陈路明合伙。陈路明则让堂哥先考察好市场,如果可行他就入伙,堂哥负责生意,而自己还是继续在外闯荡。“我觉得,在这里,还可以学到许多管理的知识。”在公司,陈路明总是会想起老板靠着一台车六个人白手起家的故事。也许,在他的眼里,有一天也会重演老板的故事。
辛苦并自豪着——曾经两天穿坏一双鞋
在这个聚居的小“部落”里,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引起了记者的注意——大多数人印象中的80后、90后是吃不得苦的一代,但在这些靠力气活挣钱的“部落”里,却不乏他们的身影。
前面提到的陈路明就是一个例子。1988年出生的陈路明是四川简阳人,做这一行已经4年多了。2005年,还有半年就初中毕业的他,实在觉得读不进书了,抱着磨练自己的心态,来到了父母打工的搬家公司。
刚开始,每天繁重的体力活,让陈路明不堪重负。干了两个月后,劳累加上武汉炎热的天气,让他准备放弃这份吃苦的差事。
“你才十几岁,要学会坚持。你要想一想,之前父母养你的钱,都是那样挣出来的!”准备离开的头一天,他跟师傅聊到了十一点多,师傅的这番话让他决定坚持下去。
年轻人对外面世界的好奇,还是让陈路明出去闯荡过一段时间。2007年,经不住朋友的劝说,陈路明去了深圳,做空调安装工人,收入高的时候,一天的工资有三四百元。不过,两个月下来,除去租房、吃饭等生活开销,陈路明并没有存到钱,这让他有些沮丧。“在武汉,不管怎样,一个月总能存上千把块钱。”两个月后,他决定回来继续做搬家工。“我初中都没毕业,条件不如别人好,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干活。”几年下来,陈路明总是这样告诉自己。他说,跟别人相比,自己唯一的优势,就是能吃苦。
在陈路明看来,有时候吃苦受累也充满着乐趣。前年,他们帮中冶南方整个公司搬家,客户要求3天时间搬完,而他们在两天就搬完了。两天时间,陈路明将一双新布鞋穿得脱了帮,劳动强度可想而知。但当客户向他们竖起大拇指时,陈路明觉得很自豪。对陈路明来说,经常能萌发这样的自豪感——曾经有个客户,前前后后搬过5次家,而每一次都会找到他们公司,并且点名要陈路明去搬。
为了采访这个特殊的部落,记者找了好几家搬家公司。最终,虽然没有能找到传闻中几百个搬运工一起群居的地方,但是,我们发现了搬运工部落的这个特殊群体——80后和90后。
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这是不能吃苦的一批人。不愿干脏活累活,是社会上不少人对他们的普遍印象。但在与这群年轻的搬家工人的接触中,我们却并没有看到人们担心的状况。面对这项辛苦的体力活,他们懂得如何寻找快乐——在团队合作中,他们甚至会用“石头剪刀布”的游戏,来决定谁搬重物,谁搬轻巧物件。他们的心态很乐观,知道如何在苦中作乐。
搬家工的绝活——轻松背起比人高的冰箱
30多岁的胡兆虎,跟老汪是一个地方的人,是一年前老汪介绍来的。这个在广东、云南奔波打工多年的汉子,对目前的这份工作挺满意的。“虽然是个力气活,但感觉很踏实。”他说。
在他眼中,这个在外人看来只需要用蛮力的活是有些门道的,琢磨起来其实蛮有趣。
“刚开始搬东西,150斤的冰箱在我背上不停地摇晃。”去年刚来的时候,他曾与现在的主管陈路明一起出过工。刚开始,看着身高不到1.7米的陈路明,轻松地背起2.4米高的冰箱,利索地一口气从六楼下到一楼,胡兆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。
“陈主管背过最重的柜子,起码有两百多斤,还跑着上楼下楼。”慢慢的,他就开始摸索出门道了。“比如背冰箱这类重物,关键就是要找重心和保持平衡。”胡兆虎说,刚刚把冰箱背离地面时,会有一个向前的惯性,这时就可以利用惯性寻找自己背部弯曲的最佳角度。只要找到平衡点了,双手只要轻轻地扣住冰箱的底座就可以了,根本不吃亏。
“有的楼梯间比较矮,搬柜子冰箱之类比较高的物件时,你就得倒着走,防止被横梁碰到!”在陈路明眼中,这样的窍门还有不少。比如,去客户家上楼的时候,他会目测楼层的高矮、楼梯栏杆的高低、楼梯间的宽窄,这样一来他心里就有数了,下楼时哪些东西要抬着走,哪些要背着走,他都心中有数。
在这个劳动附加值很低的行业中,他们仍然在学习。像陈路明一样,他们在学习如何做人,或者像小汪一样,学习开车等一些新的技能。而在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中,他们也能学习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,如何获得心理平衡。
年轻的他们,虽然拥有这样那样的梦想,但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出路前,他们懂得坚守,哪怕是在这个又苦又累的行当中。
因此,请给他们信心,他们迟早会成长起来,成为有担当的一代!
在武汉三镇,有这样一群人,每当城里人从旧家搬迁新居时,会想到他们,会用到他们的肩膀和力气;冬天顶风冒雪,夏天头顶烈日,他们就是每天爬上爬下、挥汗如雨的搬家工人。背负着重物、挥洒着汗水,他们在城市的高楼间,一步一个台阶地上楼下楼,他们手中的每一张钞票都浸满了汗水。他们的生活常态是怎样的?请随着记者一起探访城市里的“搬家部落”。
搬家工部落——居住在一起相互有照应
晚上8时,46岁的搬家工汪耀炯刚刚做完活,回到宿舍开始吃晚餐。当天是星期六,一天的活儿特别多,他的30多个工友也几乎都是傍晚才收工。这个时候,除了三三两两打牌聊天的和看电视的,大部分的工友都开始洗漱准备睡觉了。
“挣的汗水钱,赢来输去的没意思。”与许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方不一样,这里的娱乐活动仅限于此,即使是打牌,流行的也是不带彩的“拖拉机”。
这是位于武昌沙湖边的几栋二层小楼,其中的一栋楼房内,就是汪耀炯和工友们的宿舍。春节刚过,住在这里的还只有30多人,而最多的时候,这里有七八十人。他们都是蚂蚁搬家公司的工人,集中居住在这里,五六个人住一间房。这跟几年前的情况不一样。几年前,很多搬家工人都是分散居住,往往是以老乡为纽带聚居,如今,大多数的搬家公司都将工人集中起来居住,以方便管理,也逐渐形成了一个个以公司为单位的“部落”。这样的“部落”,在武汉三镇大大小小的有几十个。
汪耀炯是宜昌秭归县泄滩乡人,在这个搬家公司已经干了4年。最开始,只有他和儿子两个人在这里。搬家是个又苦又累的活,1989年出生的儿子,也曾几次打过退堂鼓,但在他的劝说下,儿子坚持下来了。在父子俩看来,每天的工作虽然累而且单调,但一年下来,还是能存上一万多元。
老汪所在的那个偏远的山区老家,老乡们觉得,每年能外出踏踏实实挣点辛苦钱也不错。因此,每年过年之后,都会有几个老乡跟着老汪一起,来武汉做搬家工人。如今,老汪带来的同村人,已经有十多个了。他们住一个宿舍,一起吃饭,一起出车,谁家有个事情,也都相互照应一下。
收获不仅是挣钱——他们乐观地向生活学习
如果说,陈路明他们的成就感,仅仅是来自于客户对自己劳动的认可,这可就错了。在陈路明眼中,做搬运工的收获远远超出了挣钱的范畴。“最基本的,是学做人。”陈路明说,搬家公司是服务行业,接触的人形形色色:有钱的老板、贫穷的市民、讲理的客户、找茬的混混,接触多了,不管哪一类型的客户,他应对起来都能游刃有余了。
曾经就有一个回头客户,由于是晚上搬家,女主人怕他们挨饿,硬是请他们消夜过后,才让他们搬。这让陈路明很感动,“起码我觉得,真诚去待人,总是有回报的”。
更多的时候,陈路明学到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。陈路明说,他们经常会遇到有钱的人家,房子动不动就是几百平方米,家具随便一买就是几十万。有一次,他们搬的一车红木家具,有上百年的历史了,价值200万元。
陈路明告诉记者,说不羡慕也是假的,但转念一想,自己条件就这样,能靠自己的能力挣钱,也就知足了。
当然,在陈路明的心中,要一辈子靠力气吃饭也是不可能的。在公司,与陈路明一样,这群80后、90后经过几年的努力,都开始了自己的打算——陈路明当了主管,老汪的儿子则学会了开车。
陈路明说,自己现在还年轻,还可以再多拼几年,多积累一点资本。自己没有别的特长,但是可以做点小生意。今年春节回家,已经当上了公司主管的他,也开始有了新的打算。在老家做生意的堂哥,准备进军小电器行业,商量着让陈路明合伙。陈路明则让堂哥先考察好市场,如果可行他就入伙,堂哥负责生意,而自己还是继续在外闯荡。“我觉得,在这里,还可以学到许多管理的知识。”在公司,陈路明总是会想起老板靠着一台车六个人白手起家的故事。也许,在他的眼里,有一天也会重演老板的故事。
辛苦并自豪着——曾经两天穿坏一双鞋
在这个聚居的小“部落”里,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引起了记者的注意——大多数人印象中的80后、90后是吃不得苦的一代,但在这些靠力气活挣钱的“部落”里,却不乏他们的身影。
前面提到的陈路明就是一个例子。1988年出生的陈路明是四川简阳人,做这一行已经4年多了。2005年,还有半年就初中毕业的他,实在觉得读不进书了,抱着磨练自己的心态,来到了父母打工的搬家公司。
刚开始,每天繁重的体力活,让陈路明不堪重负。干了两个月后,劳累加上武汉炎热的天气,让他准备放弃这份吃苦的差事。
“你才十几岁,要学会坚持。你要想一想,之前父母养你的钱,都是那样挣出来的!”准备离开的头一天,他跟师傅聊到了十一点多,师傅的这番话让他决定坚持下去。
年轻人对外面世界的好奇,还是让陈路明出去闯荡过一段时间。2007年,经不住朋友的劝说,陈路明去了深圳,做空调安装工人,收入高的时候,一天的工资有三四百元。不过,两个月下来,除去租房、吃饭等生活开销,陈路明并没有存到钱,这让他有些沮丧。“在武汉,不管怎样,一个月总能存上千把块钱。”两个月后,他决定回来继续做搬家工。“我初中都没毕业,条件不如别人好,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干活。”几年下来,陈路明总是这样告诉自己。他说,跟别人相比,自己唯一的优势,就是能吃苦。
在陈路明看来,有时候吃苦受累也充满着乐趣。前年,他们帮中冶南方整个公司搬家,客户要求3天时间搬完,而他们在两天就搬完了。两天时间,陈路明将一双新布鞋穿得脱了帮,劳动强度可想而知。但当客户向他们竖起大拇指时,陈路明觉得很自豪。对陈路明来说,经常能萌发这样的自豪感——曾经有个客户,前前后后搬过5次家,而每一次都会找到他们公司,并且点名要陈路明去搬。
上一篇:小孩搬家乱跑时最耽误搬家工作 下一篇:居民搬家避难.原因为小区停电3天
相关动态:
浏览次数: